孩子爱不爱午睡,竟然真的会影响智商。这不是家长吓唬孩子的说法,而是浙江大学一项研究真实发现的结果。
不睡午觉的孩子,大脑像打了个结
浙江大学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、马萨诸塞大学等多所高校,做了一项涵盖上万名小学生的大型研究。他们发现,经常午睡的孩子,在记忆力、理解力、学习能力上都比不午睡的孩子表现更好,甚至智商水平也更高。
研究数据来自中国6个城市的小学生,年龄多在10岁左右。这些孩子中,那些从不午睡或者很少午睡的,注意力更容易分散,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慢,考试成绩普遍偏低。而坚持午睡的孩子,不仅学习上更扎实,情绪也更稳定。
说得直白点,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台电脑,上午开机用了一上午,如果中午不“重启”一下,下午运行就会卡顿,容易出错。午睡就是这个“重启键”,让大脑歇一歇,下午再来一波高效运转。
午觉不是可有可无,是孩子成长的“必需品”
不少家长觉得,孩子白天那么有精神,不睡午觉也没事。但白天精神好,并不代表晚上睡得够。尤其是学龄儿童,晚上作业多、活动杂,真正高质量的睡眠时间并不多。
医学研究发现,孩子的脑发育和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大脑在晚上睡眠时,会进行“整理”和“修复”,而午睡则像是加了一道“小保养”。这道保养对记忆力的帮助特别明显。上午学的新单词、数学公式,如果中午有睡一觉,下午大脑再回忆时,会清晰很多。
美国哈佛大学也有类似研究,他们发现,孩子中午哪怕只睡20分钟,下午的表现就能明显提升。如果睡得更沉一些,能进入真正的“深睡期”,大脑的处理速度和记忆力都会大幅提高。
不午睡的孩子,成绩差还容易发脾气
午睡不仅影响学习,还影响孩子的情绪。浙大研究中发现,那些不午睡的孩子,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、发脾气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老师和家长都觉得这类孩子“难带”。
大脑中有个叫“杏仁核”的区域,它负责情绪控制。如果晚上睡不好,中午又不休息,杏仁核就像被人按了个烦躁按钮,孩子情绪起伏大,容易冲动,跟同学起冲突的情况也更多。
而午睡像是安抚大脑的小棉被,能缓解情绪波动,让杏仁核“闭嘴休息”。睡得好的孩子,脾气一般也温和,社交关系也更好。
孩子不肯睡,其实有原因
有些家长纳闷,明明知道午睡好,孩子就是不愿意躺下。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。
很多孩子中午吃饭太晚,肚子还没消化完就被要求立刻躺下,自然睡不着。还有的孩子午休环境太吵,床太硬,或者阳光刺眼,根本静不下心入睡。
还有些孩子已经习惯了用手机、平板打发午休时间,一旦有了屏幕的刺激,大脑处于兴奋状态,更加排斥入睡。电子产品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让大脑误以为“还没到休息时间”。
这些都不是孩子“故意不听话”,而是环境和习惯没有帮孩子进入“午睡模式”。
午睡到底睡多久才合适?
不是睡得越久越好。研究发现,30分钟到60分钟的午睡时间最为合适。时间太短,大脑还没来得及放松;时间太长,反而会进入深度睡眠,醒来后会觉得头晕脑涨,反而更累。
对一些容易晚上入睡困难的孩子,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更合适。睡得太沉,晚上更难早睡,形成恶性循环。
表格:不同年龄段推荐午睡时间
午睡的环境,真的影响很大
孩子午睡效果不好,很多时候和环境有关。比如房间太亮,窗帘没拉好,让人睁眼就看到刺眼的阳光;或者家长在旁边打电话、看电视,声音不断打扰孩子入睡。
为了让孩子能安心午睡,环境布置要注意几个小细节:房间要安静,光线要柔和,床铺要舒适,最好有固定的午睡时间,让身体“形成习惯”。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柔软的小枕头,或者一条轻薄的小被子,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更快入睡。
孩子不肯午睡,可以换个思路
有些孩子实在不愿意睡,那也别强逼。可以让他们中午在床上、沙发上躺一会儿,不看手机、不聊天,闭上眼睛休息个20分钟。即使不睡着,也能让大脑得到放松。
这就像给手机关掉后台程序,哪怕没彻底关机,也能减少电量消耗。对孩子的大脑来说,闭眼放松,也是一种恢复。
也可以在午睡前给孩子放些轻柔的音乐,比如钢琴曲、自然风声,让他们在安静的氛围里慢慢平静下来。千万别在孩子午睡前讲刺激的故事或玩激烈的游戏,那样只会让他们更兴奋。
午睡也能“补课”,孩子更聪明不是说说而已
美国一项研究曾做过实验,把孩子分为两组,一组中午睡觉,一组不睡觉。结果发现,午睡过的孩子,在下午记忆测试中表现远远好于没午睡的那组。尤其是记忆新知识的能力,午睡组高出近30%。
从大脑扫描也能看到,午睡能激活大脑中负责“信息整理”的区域。就像把上午学到的东西,从书包里拿出来,一点点归类收好。没午睡的孩子,书包就一直鼓着乱成一团,下午再学新东西,根本装不下。
所以说,午睡不是浪费时间,而是帮孩子“收拾大脑”的过程。收拾得好,学得快,记得牢。
有些孩子特别需要午睡,不午睡就掉链子
调查发现,有些孩子对午睡特别敏感。不午睡就头晕、烦躁、想哭,学习效率明显下降。这类孩子往往晚上睡眠质量本来就不高,或者身体正在发育期,大脑对休息的需求更高。
还有些孩子白天活动量大,比如爱跑跳、上体育课多,午睡就是身体恢复体力的重要时机。如果这时候不休息,下午精力明显跟不上,容易出事故或者受伤。
对这些孩子来说,午睡不是“选修课”,而是“必修课”。缺这一课,整个下午都像踩着棉花走路,身心都不稳。
总是打瞌睡的孩子,也要注意
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孩子早上睡得够,中午也午睡了,还是老打瞌睡、注意力涣散,那就要警惕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、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健康问题。
特别是晚上打呼噜严重、白天总像没睡醒的孩子,建议去医院做个睡眠检查。有些孩子的“学习差”,背后其实是健康出了问题,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不用功。
孩子的聪明不只是天生的,睡出来的智商也很重要
很多家长总认为,聪明是天生的。后天的习惯影响也非常大。午睡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,背后藏着大脑发育的大文章。
孩子午睡,不是偷懒,而是在为下午的学习积蓄能量。哪怕只有半小时的休息,也能让他们的专注力、记忆力、情绪控制力都提升一大截。
就像一棵树,阳光、营养和水分一样都不能缺。午睡,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那一勺“清晨露水”,滋养着他们的大脑,让他们更聪明、不那么累、更容易学得好。
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,旨在传播健康知识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,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参考文献:
[1]李雪,赵洁,张小玲.中国小学生午睡与学业表现关系研究[J].中国学校卫生,2024,45(4):512-516.
[2]徐斌,王珍,陈晓.儿童睡眠不足与情绪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分析[J].中华儿科杂志,2023,61(11):895-899.
[3]杨晨曦,周文,刘海峰.午睡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[J].中国儿童保健杂志,2024,32(5):523-527.